新华网长沙1月5日电(谢樱 黄武芝 盛琦)“樟木村处于锡矿山偏远山区,2017年以前一逢干旱季节就缺水,现在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之后,村民再也不愁水喝了!”1月3日,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街道樟木村村支书刘宗南说。
湖南省冷水江市北部的锡矿山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受锑煤矿山采矿影响,地表地下千疮百孔,到处沉陷,成了藏不住水的“筛网”。由于矿产开采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一到雨季,尾矿砂被雨水冲刷,造成污水到处横流,并长年渗透进土壤和水里,“饮水难”一直是村民的心病。
面对恶劣的矿山地区水利环境,冷水江市水利部门联合乡镇办多次入村组调研爬山越岭现场查看,寻找未被污染的水源,同时召开村支两委干部、百姓座谈会,商议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最后形成了“引、建、蓄、提”等多种方式并行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对于锡矿山重度污染区,方案采取引资入矿、改造水厂、管道延伸、水泵提升的方式来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于轻度污染区,则从无污染山中找水引水,通过建好水源、铺好水管、建好水池来解饮水安全问题;对于生态正常地区,采用新建水源、管道提质、建设水窖、安装计量水表等方式来解决。
自2017年以来,锡矿山地区共投入资金750余万元,兴建饮水工程26余处,解决了1.6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