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明显。结合本土发展特色,建行娄底市分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多渠道聚集优势资源,运用“共享贷”、“技术改造贷”、“善担贷”等个性化金融产品,为区域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沃土流“金” “菜篮子”种出大前景
“桥头河的萝卜不放油,筷子夹起两头流。”“桥头河白菜不放盐,呷起来清甜。”一句句朗朗上口、广为流传的民谚,道出了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蔬菜的优良品质。桥头河土地肥沃,河渠交织,蔬菜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尤以清脆甘甜的“桥头河萝卜”响誉省内外。
火热的桥头河萝卜,也曾面临诸多困境,资金问题成了“拦路虎”,桥头河镇珠璜村支书记吴国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建行娄底市分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合作社,积极探索新型信贷模式。在深入调研后,该行以“新金融+乡村振兴”新场景的打造,及时为吴国均所在的珠璜村经济合作社投放350万元的“乡村振兴共享贷”。
“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发展绝对是第一要义。建行真是给力,合作社产业发展特有底气。”收到贷款到账信息的吴国均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开心之余即兴作起了顺口溜。
据了解,截至2023年3月末,该行累计为桥头河镇的22家合作社注入5600万元的金融“活水”。纾解了产业发展堵点的桥头河镇以特色品种为主导,从鲜品到产品、网络“爆品”,再到“观光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振“镇”有声 “小农机”撑起一片天
“现在建行贷款下来了,我们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改造项目马上就可以启动。通过技术改造,可以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烘干机年产量预计增加600台,油茶果采收机全年可达到年产450台左右的生产能力。”3月24日,在双峰县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收到1600万“技术改造贷款”的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桥说。
“技术改造贷款”是建行娄底市分行围绕农友机械产业升级推出的阶段化金融产品,产品充分考虑该公司短期内资金需求量增大、营运资金周转期延长等特点,以信用作担保,以专利作质押,从企业的从业年限、规模、营收等方面,设定授信测算模型,增加的更新改造专项贷款授信。此前,建行娄底市分行已为农友机械授信78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额度4600万元,供应链融资额度1400万元。
“建行的政策很实在,服务很贴心。从机械制造厂到农机生产龙头企业,离不来建行10多年来不断加大的金融支持。”刘若桥表示。
小农机,事关三农。多年来,该行把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之一,主动为农业龙头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提供优惠利率,为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为链上企业提供“管用”“实惠”的金融产品。目前,该行共向双峰县农机、辣酱、柑橘等特色农业产业提供贷款5亿多元。
“丰”景如画 “小果子”闯出致富路
走进在湖南省冷水江市三尖镇光明村水云峰黄桃基地,满山的桃树枝繁叶茂,一个个“穿”着果袋的幼桃挂满树梢,远远看过去就像一颗颗“金”果子。
“我们水云峰的黄桃,在幼果时期就用环保果袋套住,一是使它免受虫害和鸟啄,二是更好地使黄桃聚拢微量元素和营养,加强它的品质和口感。”看着一排排“攒着劲儿长”的果树,湖南水云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蒋红云面露喜色。
黄桃是冷水江市的特色产业,其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20年“水云峰”黄桃于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多累多苦都不怕,就怕缺钱,拿不出抵押物,贷款太难了。”为了贷款的事,蒋红云没少碰壁。农事农时不等人,正当蒋红云为资金短缺发愁时,建行娄底市分行登门了。从收集资料、申请上报到审批放款,不到一周时间,蒋红云就收到150万元贷款。“不需要抵押,不仅利率低,还可以手机上随借随还、循环支用,建行真的太给力了。今年我要抓好丰产期,让黄桃结满整树。” 蒋红云干劲十足。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水云峰黄桃,到眉山葡萄、铁山杨梅、新田蓝莓,围绕冷水江市“一县一特”转型升级之路,建行娄底市分行积极作为,为助力冷水江小水果特色产业走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链条化、融合化按下了“加速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对特色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有效投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秉持金融为民的拳拳初心,全力守护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 ‘果盘子’。” 建行娄底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谌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