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科技支撑 全链条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3 11/17 16:29:41
来源:新华网

靖州:科技支撑 全链条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字体:

  近日,靖州农业农村局发来好消息:截至十月底,全县粮食产量14.11万吨,超过年度任务的4.5%,实现丰收。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和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近年来,靖州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科学种粮水平,健全完善物资储备机制,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路子。

  打造高标准农田好“耕”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近年来,靖州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重点工程、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通过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

  2023年,靖州集中打造4个现代农业示范片。示范片区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到村集体,打破原有田埂界线,破除土地“碎片化”瓶颈,确保建成“田成方、地增肥、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宜机化"的高标准农田。

  在此基础上,依托靖州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该县对农田进行实时数字化监控,及时掌握田间气象、温度、湿度、土壤墒情,对生产过程精准精益化管理。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和管理难度,实现农业产业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靖州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5.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2.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其中,2023年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86万亩,为全县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绘就科技强农好“丰”景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近年来,靖州着力打好“科技牌”,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种粮效益,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良田用上良种,才能多产好粮。在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靖州与种企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建成集科研创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6大功能于一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中心。靖州还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广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作业监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促进农机共享共用,提升作业效率。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靖州县发改局主要领导介绍,近年来,靖州通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硒米、高山苗米等系列产品,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截至2023年10月,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 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386家,其中种植面积30亩以上的水稻专业大户397家、500亩以上的15家、1000亩以上的6家。

  科学储粮全力守护“粮袋子”

  在靖州县太阳坪烘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粮食精选和仓储,确保颗粒归仓。前不久,这里刚完成了180万斤谷子的烘烤。烘烤中心工作人员蒋秀军介绍:“每一烤水谷子大概是在17000斤左右,四个烤房可以同时运行,大概40个小时就可以烤好。”

  近年来,靖州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粮库提质改造,通过智能化建设,实现与省级粮食信息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政策性储粮仓库智能信息化达到全覆盖,储粮仓达到准低温全覆盖。

  稻飘香,粮满仓。在确保粮食安全的路上,靖州通过科技赋能,将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保障粮食安全的每个环节,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产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突破口,以种业振兴为抓手让“饭碗”端的更牢。2022年,靖州全县耕地净流入1.01万亩,2023年计划恢复耕地0.9万亩,是下达任务的112.5%。(李大升 何嫘)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