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水鸟:“湖水清澈,倒映着我”-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1/31 09:23:12
来源:湖南日报

1月 水鸟:“湖水清澈,倒映着我”

字体: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里,小天鹅从水面扑腾起飞。周洋 摄(湖南图片库)

  汨罗江湿地,一只白鹭飞过留下美丽的轨迹。潘学兵 摄(湖南图片库)

  1月12日,岳阳市君山区濠河,铺天盖地的反嘴鹬在展翅飞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京明 摄

  一群灰鹤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里觅食。周洋 摄(湖南图片库)

  编者按

  像水鸟贴近湖的波纹,像江豚潜入湖的深处,像芦苇从春到冬,在湖上生发生长。2024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将循着四季的脚步,逐月走进洞庭,记录大湖其里的丰富表情,呈现大湖之畔的万千气象,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

  《洞庭月历——来自洞庭湖保护与治理一线的报道》,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月桂

  茫茫洲滩,辽阔水面,散落着黑色、白色的鸟群,或翔或凫,时聚时散。1月的洞庭湖,如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

  湖风吹动,雁、鹤、鹬、鸥一齐腾空,鸟鸣响起,无数双翅膀扑打空气。1月的洞庭湖,又似一节野性十足的乐章。

  水鸟,无疑是冬日洞庭最美的主题,它们从遥远的北方,跨越千山而来,在这座温暖的南方大湖越过凛冬。1月,记者多次走进湖区,穿越水鸟的鸣叫和飞翔,抵达洞庭最深处……

  【现场一】

  春风湖·水鸟监测

  随着太阳升起,春风湖的面貌逐渐从水雾中呈现,一只东方白鹳出现在望远镜中。它伫立于浅水处,高大优美、气定神闲。

  1月8日,湖南省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开启,东洞庭湖6支队伍同步在50多个监测点展开监测。跟随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付永强的小分队,记者走进保护区春风湖站。

  有几个监测点水位太低,没法行船,监测人员只能在沼泽地步行。湖水退落后的湖底,水沟纵横交错,为了加快速度,付永强与搭档共骑一台摩托车,一路蹚水向前进发。

  机警、敏感的水鸟,就聚集在那些人迹罕至、难以抵达的地方。

  “上午天气条件不好,但我们第一次在春风湖监测到了东方白鹳。”付永强略有些激动。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数量十分稀少,可谓越冬鸟类中的珍禽,近年来在洞庭湖屡被发现。

  从泥泞的沼泽上岸,大家又赶往飘尾码头乘坐快艇,去往其他监测点。

  午后的阳光穿破云雾,水面波光粼粼,洞庭湖看起来温柔迷人。然而快艇开动后,湖风便劈头盖脸扑打过来,迅速带走羽绒服里保留的温度。

  4个监测点均位于煤炭湾附近,飘尾、元咀、雁子洲、扁山……船行水上,记者一路登上洲滩,拜访那些自由自在的小精灵。

  在冬季,水鸟生活的重心是觅食。银鸥在空中盘旋,左顾右盼,忽然加速俯冲到水面捕鱼。“大嘴怪鸟”白琵鹭嘴大,食量也大,总是用它锅铲一样的长喙在水里来回扫动。苍鹭则以逸待劳,伸着长脖子,驻足水中,一直等到有鱼现身才忽然行动。外貌平凡的斑嘴鸭,在每次监测中都是数量最庞大的一种水鸟,它们悠闲地凫水,不时将头扎入水中取食。斑嘴鸭以水草为主食,当然也不会拒绝鱼虾。

  上百只灰鹤出现在视线里,望远镜里可清晰看到它们羽衣翩翩,仙风道骨、飘然出尘。这也是监测人员首次在这片水域记录到这么多灰鹤。

  “江豚!”平静的水面上忽然起了一阵波澜,江豚青灰色的背脊不时露出水面,为这次水鸟监测之行增添一份惊喜。

  【现场二】

  东古湖·守护小天鹅

  小天鹅起飞前,总有长长的助跑过程。它们贴着水面,翅膀发出有力的破空声,像一架架小飞机,滑过跑道,溅起一路水花,最终摆脱重力束缚,腾空而起。

  1月28日清晨,屈原管理区东古湖里又挤满了小天鹅。说“挤”,一点也不夸张。从观鸟台看过去,远处是挨挨挤挤的小天鹅,间杂着黑水鸡、绿翅鸭、反嘴鹬等。东边的藕塘里,还有仙气飘飘的白鹤一家三口,水面上飘荡着水鸟高昂的鸣叫声。

  “跟着大雁去迁徙”全球守护候鸟活动发起人周自然一早过来,是为了寻找小天鹅“龙龙”。2023年底,受伤的“龙龙”被志愿者龙勇救治,养好伤后在东古湖放飞。

  “龙龙”是一只亚成鸟,羽毛灰色。周自然在“龙龙”的跟踪器信号出现的区域寻找,很快,就在一众白天鹅中发现了它——戴着跟踪器项圈的灰鹅“龙龙”。

  “它放飞时才4公斤,瘦得皮包骨,现在长了肉,还长了个子,可见食物充足的东古湖真是好养‘鹅’。”周自然颇为欣慰,“龙龙”已经完全康复,并且与其他小天鹅相处融洽。

  小天鹅是从2020年开始到东古湖过冬的,此后便年年光临。东古湖位于洞庭东岔、汨罗江故道,周边区域是原来围垦的农场。小天鹅的到来,让这片平凡的田野有了异样的光彩。

  近年来,东古湖区域低质田实施了退耕还林、还湿,净化农业面源污染、恢复水生植物,探索建设全国第一个人工湿地候鸟保护地,周边农田,都成为“鸟类友好型农田”。

  “天鹅就在我们的水田里,太神奇了。”尽管小天鹅可能影响到冬季生产,附近农户对这群“贵客”却非常友好。每个清晨,屈原管理区的志愿者都会前往东古湖,维持观鸟秩序、观察小天鹅生存情况。

  在东古湖观鸟区,搭建有隐蔽式观鸟棚、生态观鸟屋。“请大家不要穿戴鲜艳服饰,不要放飞无人机。”龙勇在现场提示。

  陆续有研学的团队和家庭前来观鸟。大家自觉把冲锋衣脱下,翻出浅色的里子穿好,小声交谈,生怕惊扰了这些小可爱。

  “您是在找‘月月’吗?”一名来自屈原中学的女生轻声问正在观鸟的周自然。

  周自然大为惊喜,原来小天鹅“月月”的故事已经传播开来。3年前,曾在东古湖栖息的小天鹅“月月”戴着追踪器被放飞,并成功飞往俄罗斯鄂毕河口的北极苔原,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明星”。

  两个迁徙季过去,“月月”的追踪器失去信号,周自然几乎放弃了追寻。但就在1月28日这天,他在东古湖又发现了一只戴有追踪器的成年小天鹅,而且身旁一直傍着一只成鸟和一只幼鸟,似乎已经成立“三口之家”。

  “或许是‘月月’带着宝宝回来了。”周自然喃喃自语。

  【现场三】

  大小西湖与采桑湖·湿地修复

  阳光明丽,湖水温暖,东洞庭湖大小西湖及采桑湖的辽阔湿地上,数万只水鸟在此翔集。

  采桑湖自古与洞庭湖连为一体。1958年,钱粮湖农场在此围垸,采桑湖的万亩水面由此形成,人们在此养蟹种藕,让候鸟难以栖息。

  如今,湖藕和螃蟹已经清理,随着人为活动大幅减少,这片水域还给了水鸟。采桑湖上,鸟群起起落落,雁鸭类水鸟是这里的主角。在各类“大雁”中,东洞庭湖“旗舰物种”小白额雁略显娇小灵动。东洞庭湖是小白额雁在全球最大的越冬地之一,每年,约有全球60%至70%的小白额雁在此越冬。

  与采桑湖一堤之隔的大小西湖,这个冬天又迎来了数量庞大的小天鹅。

  “去年我们在大小西湖种了苦草、菹草等沉水植物。”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谢永宏说,2022年的干旱,影响了小天鹅最喜爱的沉水植物的生长,那年冬天小天鹅数量明显减少。2023年,大小西湖恢复沉水植物、修复湿地,吸引了小天鹅重新回归。

  冬日的洞庭湿地上,还有一些人正在为来年候鸟的栖息地赶工。

  春风湖离堤300多米,一个近50公顷的子湖泊工程正在施工。“子湖泊的作用是让湿地更好地蓄水,有水才有水草,有水草才有水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易飞跃说。

  春风湖的子湖泊项目,属于洞庭湖区域长江岸线候鸟栖息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一部分。目前,丁字堤、白湖等地也都在同步建设子湖泊、种植沉水植物、打造避难生境岛等,大多数工程都要赶在汛期来临前完成。

  一份《湖南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修复方案》也于日前正式上报国家林草局,修复内容包括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与重建、退化湿地修复等。未来可以想见,更多的水鸟,定将迎来属于它们的更好更美的大湖。

  【尾声】

  1月8日,春风湖站水鸟监测回程,太阳西斜,天空由西边开始,被一点点染红。湖面上风更寒了,水鸟却在最后的天光里更显活跃,不时掠过上空。有一头江豚与快艇同行了一段,一路翻涌起白色浪花。

  同一时刻,黑咀监测点,在数了1万多只鸟之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宋玉成所在的监测小分队偶遇了一群麋鹿。“20多头麋鹿就出现在我们前方30多米左右。”宋玉成迅速按动相机快门,他发现公鹿的头上,鹿角已经隐现。春天,快到了。

  天黑了,大小西湖的小天鹅、采桑湖的小白额雁、濠河的反嘴鹬、春风湖的斑嘴鸭都准备休息了。洞庭湖里,有的水鸟监测小分队还没有返回岸上,沼泽地里的行走极为缓慢艰难。他们安静地走着,不去惊扰夜色里的精灵。

  在湿地的深处,水鸟自在安宁地栖息。

  【记者手记】

  浩浩洞庭,有容乃大

  周月桂

  洞庭湖那么大。

  我去过很多次洞庭湖,每一次,都只能撷取它的一朵浪花、一缕湖风。

  洞庭湖之所以大,不仅因其面积之大、流域之广,更因其历史之悠久、人文之厚重、生物多样性之丰富。

  浩浩洞庭,有容乃大,每年,数十万只候鸟迁飞至洞庭湖越冬。有一首名为《候鸟》的歌唱道,“如果湖水清澈倒映着我……勇敢的候鸟往南飞,跨过千山的重围”,对待候鸟这份如约而至的信任,让“湖水清澈”、水草丰美,是洞庭湖的郑重回应。近年来,洞庭湖清理欧美黑杨、拆除矮围网围、停止非法采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积极变化,这是水鸟回归最重要的背景。

  “鸟越来越多了,洞庭湖有限的适宜栖息地该如何应对?”采访中,谢永宏研究员如此感慨。近年来,洞庭湖水位节律发生了较大变化,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摸清规律、科学保护,新时代的这座大湖,正在着手应对水鸟给出的重要课题,打造“宜居”的水鸟栖息地、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随着更多水鸟的到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更加生动,湖的生态内涵也将不断拓展、丰富。

  生态洞庭,越发浩瀚。

  【相关链接】

  洞庭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上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数十万只候鸟迁飞至洞庭湖越冬。其中,东洞庭湖记录到的越冬水鸟有120多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等17种,东洞庭湖湿地还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物种小白额雁的全球最大越冬地之一。洞庭湖越冬候鸟对维系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价洞庭湖湿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指示器”。

  (数据来源: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