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首日观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5月15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聚光灯再次聚焦中国。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这场全球机甲盛宴,也是一场硬核科技与产业变革的碰撞。如果这场展会有热搜榜,首日霸榜的话题或许会是以下三个话题。
热搜一
绿色和智能双道并行
工程机械设备越来越“绿”了。
“纯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爆发点,主要产品渗透率或将达到25%。”开幕式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如是说。
过去几年,工程机械行业电动化转型蹄疾步稳,成果斐然。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权威数据显示,近两年以来,电动装载机销量呈“井喷式”增长,单月纪录屡屡被刷新。
从本次展会的情况看,参展商带来的产品可谓“绿意十足”。全场展出的2万余件(套)展品中,重型机械的绿色化展品达到75%,远超上届水平。
从油到电,工程机械行业转型虽痛,但前景无限。“电动化目前是不赚钱的,但亏钱也得投。”汇川技术工程机械总裁陶劲表示,汇川深耕电机驱动技术20余年,在工程机械领域仍处于强投入阶段,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5%。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不可逆,现在的投入未来定能得到回报。要打造代差级产品、引领技术断层迭代,力求在电动化技术领域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2018年,汇川旗下各事业部聚焦工程机械细分领域,开启电动化项目“试验田”,持续积累技术与应用经验。2021年,公司将工程机械电动化确立为企业核心战略高地,整合内部优势资源,组建起一支专业、精锐的攻坚团队,将电动汽车领域15年的经验融入工程机械领域。凭借具有竞争力的电动化解决方案,汇川技术已经和卡特彼勒、沃尔沃、小松等外资品牌制造商达成合作。
智能化领域,“数字触角”已从整机控制延伸到零部件。数字马达、数字多路阀……在三一集团室内展区,一排全身插满传感器的独特零件引得人群驻足。
“这些传感器,让零件变得更‘聪明’。”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的零部件需要通过模拟信号相互“交流”,信号不稳定且容易被干扰。数字零件发射数字信号,不仅信号稳定且控制精度更高。不仅如此,通过在这些零件中嵌入温度计、压力监测仪等,可实时监测零件健康程度,实现故障提前预警。
热搜二
海外采购商组团“扫货”
工程机械行业越来越“洋气”了。
记者在展馆内一路看到,外国客商的手机都是高高举起,摄像头对准各类设备拍摄,发出“啧啧”赞叹。
本次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刷新纪录。56个国家驻华使团、5个国际组织、45家国际商协会、覆盖20个国家的760家国际贸易商参加展会,国际买家超过5000人次。
海外基建需求饱满,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设备和海外客商频频上演“双向奔赴”。
“10年前,我们对中国品牌没有信心,但现在我们的首选就是中国品牌。”马来西亚吊秤车同业公会主席雷志方表示,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发展迅速,技术更新迭代快,性价比高,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化产品,售后服务越来越到位,采购量自然节节攀升。
出海,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共识。“去年公司带了6个钻具去马来西亚参展,展会还没结束,就被‘抢’空了。”湖南优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德义高兴地告诉记者,本次展会根据东南亚客户需求,定制了硬岩钻,目前正在洽谈采购量,规模可观。
据本次展会主办方介绍,越南、印度、俄罗斯等国的采购团规模庞大,采购需求覆盖混凝土搅拌车、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矿山设备等多个领域。
热搜三
产业链趋向“无界”
工程机械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北斗卫星、无人插秧机、消防无人机、灭火机器狗……这些以往在工程机械展难以露面的设备,在本届展会上闪亮登场。
从前,工程机械往往和基础设施建设挂钩,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出现在农田和应急救援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工程机械设备。
本次展会首次设立应急装备产业链专区、矿业装备专区和公路装备专区,规划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涵盖安全应急、应急通信、智慧勘探、生态修复与绿色开发等内容。据介绍,新设专区填补了工程机械展在应急装备和矿业领域的多个空白产品类别,推动工程机械与安全应急、矿业装备深度融合。
山河智能带来多款应急无人机,搭载“空地协同”应急救援系统,在地面可实施救援、物资输送、灭火、危化品处置等作业,比如在城市与森林消防、地质灾害与抗洪抢险、污染物处置等应急救援场景中发挥作用。
“应急救援和工程机械高度相关,未来将会是一个增长点。”山河智能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出的应急救援装备中,智能化产品占比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