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5月27日电(记者阮周围、张格、余春生)岳阳楼畔的巴陵广场上,一场湖南地方传统戏剧巴陵戏正在上演,引得游客驻足喝彩。不远处的岳阳红船艺术馆里,几位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正制作岳州扇,在素白扇面上勾勒君山岛、岳阳楼的轮廓。
这一幕,正是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生动缩影。
“我今天体验了好几个项目,都非常好玩!”6岁小朋友童童在体验宁乡木活字印刷术后开心地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印刷了一份《岳阳楼记》。
纹路斑斓的黄州蓝靛、鲜醇酣厚的祁门红茶、华美逼真的湘绣苗绣……作为旅游发展大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至26日在湖南岳阳举行,湘鄂赣皖四省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
湘鄂赣皖四省山水相依、文脉相连。自2013年首次在湖北举办以来,湘鄂赣皖非遗联展今年已是第七次举办。
来自江西渝州绣坊有限公司的绣娘杨琼,带来了夏布绣团扇、装饰画和桌面摆件,受到很多游客喜爱。她还惊喜地发现,湖南人对于夏布非常熟悉。
“在别的地方,我要先介绍夏布的历史和制作流程。这里大家都知道浏阳夏布,对夏布有感情,文化传承氛围非常好。”杨琼说,她还准备了夏布绣材料包,供大家现场体验。
东方美学也让古老的非遗受到外国游客青睐。岳州扇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岳军说,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很多外国游客在体验岳州扇制作时,学习用刀雕刻、磨刨扇骨时,上手速度很快。
岳州扇与苏州扇、杭州扇合称中国三大扇,通常用湘妃竹、楠竹等湖南本地竹类为主材,在宣纸上手工作画,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示湖湘文化。2021年,岳州扇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回归作品本身,带领观众深入其中、静静体验的方式,往往能收获更好的传播和传承效果。”刘岳军认为,岳州扇本身有着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将非遗和旅游体验项目相结合,能更好地把湖湘文化推广“出海”。
从文化体验到产业升级,把非遗“搬”进生活后,文旅消费被进一步激活。岳阳的君山银针茶、湘阴传统糕点,湘西的土家族织锦耳环、古丈毛尖茶,徽州竹雕等特色非遗“好物”,正成为观众喜爱的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