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明在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大视野布局 大力度开拓
加速培育全省新的产业增长点
湖南日报7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敏坚)4日,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长沙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大视野布局、大力度开拓,加速培育全省新的产业增长点。
省领导陈飞、曹志强、王俊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刘敏,省政府秘书长瞿海参加。
会上,有关部门和市州分别汇报了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发展情况,部分企业家、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产业内涵、发展定位、科产融合、政策支持等建言献策。毛伟明说,大家的发言看清了行业发展的趋势,找准了产业壮大的路径,找到了科产融合的规律,有关部门要认真吸纳、尽快转化。
毛伟明指出,要看到发展智能衡器计量产业的基础优势。他说,近年来,湖南将智能衡器计量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去年实现营收1226.2亿元、增长8.1%;链上企业累计超3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达697家、营收726.8亿元,形成了特色化的产业集群、打造了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培育了全链条的企业主体、构建了高能级的产业生态。
毛伟明表示,当前,衡器计量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实时化演进,逐步成为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桥梁;衡器计量产业已从设备制造向计量服务全链条协同转型,正全溯源、全周期向千行百业赋能。要厘清发展智能衡器计量产业的方向路径。聚焦破解我省衡器计量产业企业不够强、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链条不够长、产业生态不够优等问题,进一步明晰其内涵、外延和门类,加速培育壮大计量产品、检测设备、传感装置等制造业态,科技研发、软件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业态,以及“+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公共管理”等融合业态。
毛伟明强调,要确定发展智能衡器计量产业的目标任务。力争今年实现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到2030年突破2000亿元;今年全省链上企业数增长10%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0家以上。
毛伟明指出,要完善发展智能衡器计量产业的政策体系。强化公共平台建设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申报筹建,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力市场化服务平台培育。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申报部署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优化一批支持政策和公用标准,推出一批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强化各类生产要素支持,制定引导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集聚举措,完善科技金融支持、学科人才培养等机制。强化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加快出台制定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指引、基建升级和运营激励政策。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部署实施龙头企业领航、专精特新启航、初创企业护航计划,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