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博士团”用数字技术赋能梅山剪纸-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7/19 19:38:14
来源:新华网

湘潭大学“博士团”用数字技术赋能梅山剪纸

字体:

  新华网长沙7月19日电(谢樱 毛艳飞)“网上商城”转化平台上线传统剪纸及红色剪纸成品,同步开通传承人定制通道;“互动社区”共创空间设置剪纸小游戏、文化论坛、作品交流平台等互动内容,激发年轻群体参与热情……

  近日,湘潭大学梅山剪纸数字化传承博士服务团以数字技术驱动与红色基因赋能为核心,通过探访非遗传承人、挖掘红色资源、融合红色文化与剪纸艺术,将安化红色故事转化为数字化剪纸纹样库,自主设计开发“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网站,探索非遗剪纸在数字时代的活态传承新路径。

  梅山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两种技艺“锉花”与“传统剪纸”各成体系。其中,梅山剪纸锉花技艺传承人姜再行的技艺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以家族传承与师徒相授延续至今,这项技艺以“一次可锉制20多层”的繁复工艺著称,纹样承载着梅山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剪纸不只是手艺,更是讲故事的载体。”益阳市代表性传承人向惠金则深耕传统剪纸技艺,尤其擅长将红色故事与剪纸艺术相融,体现了传统技艺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传承智慧。

  为将红色文化与梅山剪纸的创新融合成果推向大众,博士团系统走访安化多处红色地标,挖掘历史与技艺的融合点,构建起详实的红色剪纸素材库,并自主研发了“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网站平台,设置“梅山剪纸”“红色剪映”“网上商城”“互动社区”四大板块。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持续完善自主开发的“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构建起“技艺保护—素材挖掘—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让梅山剪纸既是非遗技艺的传承载体,也能成为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的助力引擎。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