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海关再推十项措施 促进怀化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7/23 16:23:03
来源:怀化日报

长沙海关再推十项措施 促进怀化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

字体:

  7月22日,长沙海关2025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为更好支持怀化依托国际陆港,深度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沙海关发布《关于促进怀化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为怀化内陆“双通道”枢纽城市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2022年长沙海关出台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18项措施至今,有力助推怀化国际班列、外贸发展跑出“加速度”。跨境货物30小时通江达海、东南亚水果3日鲜抵华中、木薯淀粉通关提速50%——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铸就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强引擎,双通道枢纽效应日益凸显。

  此次推出的“十项措施”是长沙海关2022年出台的支持怀化国际陆港18项举措后的再次升级,是长沙海关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深度实践。这些举措瞄准机制协同、平台升级、通关便利、产业聚集四大关键领域,旨在推动怀化加速建设东盟货运集结中心。

  政策层面如何精准发力,打通开放“任督二脉”?

  “积极推动公路、铁路、水运等多式联运发展,为湖南中老、中越及铁海联运班列高效顺畅运行铺平道路。”长沙海关办公室副主任王新宇表示,《措施》提出建立健全联系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海关共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机制”及“湘鄂赣三地海关协同工作机制”作用,深化与通道沿线海关的通关监管协作。通过促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保障沿线城市高效对接怀化中老、中越及铁海联运班列,为打造东盟货运集结中心奠定制度基础。

  除此之外,“十条措施”加强口岸开放研究,支持怀化国际陆港申请纳入国家口岸开放“十五五”规划,支持怀化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申建工作,并对怀化多式联运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等关键设施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支持怀化融入“数字西部陆海新通道”,全方位建设“智慧陆港”,提升智能化、智慧化监管水平。进一步优化“铁路快通”模式,推广“直装直提”“区港联动”等改革,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货物通过跨境班列出口。

  支持临港产业开放发展,服务保障大宗商品及高新技术货物等产品进口,支持有序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鼓励当地特色优势产品及中间品拓展国际市场。聚焦东盟、RCEP国际市场及进出口货物流向、流量、流效,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分析研究,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便捷通关环境正形成强大“磁吸效应”。广东、江浙、湖北、江西等外地货源持续向怀化集结。

  怀化海关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简化通关手续,优化监管作业流程,推动怀化西至钦州港东直达班列开通,将跨境运输时间由4天压缩至30小时,发往老挝、越南货物可实现“2日达”。针对冷链班列需求,协调口岸海关采取优先查验、附条件提离等便捷措施,保障东南亚的榴莲、龙眼、香蕉等热带水果,3天之内抢先入怀直奔老百姓的餐桌。

  “怀化海关将全面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抓实政策落地、抓好改革创新、抓优服务赋能,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更好助力大宗商品跨境运输,进一步释放怀化国际陆港‘双通道’黄金枢纽的辐射带动效应。”怀化海关关长王友华表示。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通道效能不断跃升,怀化国际陆港正加速实现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跨越,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澎湃引擎,也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强劲力量。(全媒体记者 张卓 通讯员 李渊)

【纠错】 【责任编辑: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