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观察|持续高温高负荷,湖南如何打好“保电战”?-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07/23 16:30:34
来源:新华网

湖南“新”观察|持续高温高负荷,湖南如何打好“保电战”?

字体:

  新华网长沙7月23日电(记者白田田)6月底以来,湖南接连遭遇高温晴热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一场迎峰度夏“保电战”由此打响。

  每年夏季,用电负荷和高温天气“强相关”。天气炎热,使用空调制冷的居民大量增加,一般到了晚上便会进入用电负荷“尖峰时段”。7月16日23时15分,湖南电网最大负荷达4664万千瓦,较历史最大负荷(4611万千瓦)增长53万千瓦,年内首次创出历史新高。

  面对高温高负荷,湖南电力供应情况如何?据湖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南电网总体运行平稳,电力供应可靠充足。用能源保供部门有关人士的话来说,叫作“对于负荷创新高有准备,对于保障供电有把握”。

  在记者看来,这场“保电战”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主力兵团”体现强大支撑作用。

  火电、水电、外电是确保湖南电力稳定供应的三大主力。目前湖南最大供电能力为5076万千瓦,火电、水电、外电分别“贡献”了2600万千瓦、1200万千瓦、1226万千瓦。

  ——火电是保供“压舱石”。湖南处于煤炭运输的远端,发展火电不具备优势,新建火电项目受到制约。近几年来,火电支撑性作用再次受到重视,平江、华容等地的百万千瓦火电厂相继投产,成为保供“新兵”。今年迎峰度夏前,益阳电厂6号机组顺利投产,新增100万千瓦供电能力。目前,全省45台大型火电机组全部并网运行,状态良好。

  湖南长安益阳电厂全景。李大伟 摄

  ——水电确保“顶得上”。在今年来水偏少的情况下,湖南各骨干水库维持高位,水电蓄能比达到70%。在高温高负荷时段,湖南“水力”全开顶峰发电。以国网湖南电力主责运维的柘溪、凤滩、东江三大水库为例,柘溪、凤滩两大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加上东江水库前期蓄水,当前可用发电水量总计59亿立方米,蓄能值达13.8亿千瓦时。电力部门强化水库调度和发电运维组织管理,确保发电机组随时可以“开得出、带得满、顶得上”。

  国网凤滩水电厂开闸泄洪。国网湖南电力 供图

  ——外电是关键“支援力量”。对包括湖南在内的“两湖一江”地区而言,引进外省清洁电能和建设特高压电网是解决本地电力缺口的重要途径。目前,外电入湘提供了全省约四分之一的电力电量。不久前,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入列”,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截至7月18日,“宁电入湘”工程累计向湖南输送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祁韶特高压韶山换流站全景。国网湖南电力 供图

  二是“全时出动”打有准备之战。

  业内人士常说:“保电在两季(夏季、冬季),准备在四季。”外电对接、线路运维、机组检修、电煤调运,这些工作都需要提前准备,不能“临时抱佛脚”。记者了解到,往往迎峰度冬刚一结束,有关部门就开始着手部署迎峰度夏工作。

  比如,煤炭是火电机组的“口粮”,手中有粮,心里才会不慌。湖南在今年度夏前定下600万吨存煤目标,实际存煤630万吨以上,可用天数达到27天。又比如,湖南电科院专家在6月底前往甘肃,对祁韶直流特高压配套电厂开展“技术特巡”,帮助电厂发现问题、及时消缺,做到防患于未然。

  “全时作战”还体现在日常运维上。从近期电力负荷增长的特点来看,“尖峰时段”由传统的21点推迟到23点。针对这一情况,电力部门开展变电站夜间特巡工作,一般从晚上10点持续到12点,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电力工人进行绝缘瓷瓶带电更换作业。新华社记者陈思汗 摄

  三是“科技兵团”增强技术保障能力。

  迎峰度夏期间,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纷纷“上阵”。比如,不少水电站拥有完备的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感知水库流域雨情水情,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神机妙算”,实现精准调度;

  变电站巡检机器狗安装激光雷达、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根据设定好的巡视任务和线路,对主变压器等设备进行红外测温、油温油位检测和外观缺陷识别,实时将图像和检测数据传到后台;

  基于电力大模型组建的配网运行智能体“AI调度员”,通过实时汇集分析气象预警、设备重过载、故障跳闸事件等多源数据,能够开展电网自动巡航,快速生成并启动负荷转供方案;

  运用北斗遥感技术可对输电线路隐患进行智能识别和精准定位,依托北斗三号卫星短报文通信技术可解决偏远地区配电信号不畅的问题,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

  机器狗在变电站自动巡检。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摄

  近日,气温和用电负荷稍有回落,接下来“保电战”形势如何?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湖南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数约40天,较常年多18天、比去年多4天,连续高温时段可能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后续最大负荷可能突破前期峰值。

  这仍然是一种“紧平衡”态势,“保电战”之弦还需持续绷紧。从短期来看,今年夏季电力保供面临极端天气影响防范难、省内电源稳定供应难、省外电力争取支持难、电网设备安全运行难等诸多难题。据预测,极端情况下全省用电负荷可能达到5200万千瓦。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调度员在查看电网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摄

  从长期来看,湖南能源禀赋较差、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基本盘”没有改变。有专家直言,湖南是电力治理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湖南在逐步缓解电力供应“有没有”问题的同时,还需要破解“贵不贵”“绿不绿”的问题。

  记者从湖南省发改委了解到,众多强基础、利长远的能源基础设施正抓紧落地,衡东燃气发电项目和石门、株洲等地的火电扩建项目将陆续投产,具有“充电宝”功能的多个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湘粤联网工程、湘黔联网工程以及第三条入湘直流通道“疆电入湘”工程也在积极推进。在业内人士看来,湖南能源结构和用电形势有望发生较大转变,未来“保电战”或许将呈现不一样的形态。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