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湖南分行引金融“活水”浇灌三湘沃野-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11/06 16:36:09
来源:新华网

农行湖南分行引金融“活水”浇灌三湘沃野

字体:

  近年来,农业银行湖南分行引金融“活水”浇灌三湘沃野,助力广大乡村勃发新的生机。

  夏末秋初,在罗霄山深处的炎陵县,山上,果农何日顺穿梭林间,摘果装筐,分批送至黄桃加工厂;山下,游客欢聚节会,品桃蹦迪,笑声在空中回荡。

  2018年,在外打工的何日顺选择返乡创业,种植黄桃。由于缺乏经验,桃苗成活率较低,他一度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恰逢农业银行湖南株洲分行把“惠农大讲堂”搬进桃林,邀请专家讲授种植技术、宣传金融惠农政策。他尝试申请并成功获批30万元“黄桃贷”。

  在何日顺的悉心经营下,小小桃园发展成了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果园。他还抓住电商直播风口,把手机变成了“新农具”,把物流车当成了“直通车”,吸引了一大批顾客。

  生意越做越大,何日顺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种桃专家。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人陆续种起了黄桃,农行为村里13户脱贫户发放“黄桃贷”共280万元。

  五年来,在农业银行3.8亿元“黄桃贷”的支持下,炎陵县黄桃产业链日益壮大,冷链、民宿、电商等新业态也随之发展起来。

  不单是黄桃,从衡阳油茶到安化黑茶,从湘潭湘莲到龙山黄精,在脱贫地区,湖南分行对地方产业进行精准“画像”,运用“一县一品”信贷矩阵,将零散产业串联成完整的产业链。“黄桃贷”“油茶贷”“黑茶贷”“湘莲贷”“中药材贷”……438亿元特色产业贷款,如同一条条无形的线,将“小而散”的农业产业汇聚成链,带动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这是保靖黄金茶,汤色清亮、口感鲜爽,有需要的朋友们抓紧时间上车了……”在湘西保靖夯吉村“吕洞山青年创客之家”,“80后”主播龙爱正在热情地向网友推介“土特产”。龙爱的家乡夯吉村是保靖黄金茶的主产区之一,今年是龙爱返乡创业做“三农”主播的第4个年头。

  去年春茶上市前,龙爱急需资金扩建仓储中心,想向银行借款,却苦于没有抵押物。农业银行湖南保靖支行依托“流水e贷”模型,快速获取其各大电商平台的流水账目,提供授信340万元,支持他扩建场地、引入分拣线。

  “系统抓取电商流水,三分钟授信,一秒钟到账。”湖南保靖支行相关负责人说,“龙爱是脱贫地区发展新业态的一个代表。通过技术手段,像龙爱这样轻资产的经营主体,也能获得与重资产企业相同的贷款支持。”

  每年春天,在张家界慈利县零溪镇,林业站负责人都会带着村民在坡地上种树。“以往砍伐一棵树售价不到200元,如今种植一棵树,就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林业站负责人边挥锄边补充,“不只树本身有价值,林子‘呼吸’的碳汇,也能赚钱。”

  2023年10月,农业银行湖南分行审批通过湖南首笔国储林项目贷款,慈利县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获4.5亿元融资。

  金融“活水”滋养绿色发展,从张家界的群山一路向南,流淌至衡阳的丘陵。

  在衡南县,当地农行创新推出“油茶贷”,将贷款周期与油茶生长周期匹配,并给予利率优惠,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油茶树不仅是经济林,更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湖南分行50万元“油茶贷”支持下,衡南县朝阳村的村民老罗成功流转了1000亩荒山,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近100户村民参与种植,预计每亩可增收近300元。

  “现在山绿了,空气好了,油茶也快进入盛果期。”老罗指着漫山油茶说,“十年后,这里既是绿色油库,也是绿色银行。”

  从国储林到油茶林,山还是那座山,但变成了“金山银山”。

  截至今年8月末,农业银行湖南分行农户贷款余额733亿元,覆盖全省54.5万户农户。 (江洪渭 田颖)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