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记者11日从全省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获悉,我省力争到2030年,推动花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花木产业年综合产值向1000亿元迈进。
据了解,湖南花木产业已形成三大产业带,包括以长株潭生态绿心区长沙县、浏阳市、雨花区、石峰区、岳塘区为核心的“百里花木走廊”产业带;以邵阳、怀化、衡阳、永州和湘西自治州为中心的食用与药用花木产业带;在全省市州城区周边发展而成的以城乡绿化和观光休闲为主题的城郊花木产业带。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多元化市场体系,我省进一步优化花木产业规划,部署形成五大“特色产区”。
在浏阳河“百里花木走廊”产业带,重点发展造型苗木、精品盆景、高档盆花、特色观花观叶植物,满足城乡高品质绿化美化和家庭园艺的需求。
在邵阳、湘西自治州、永州、衡阳、怀化、娄底等地打造食用与药用花木产业区,围绕百合、黄花菜、金银花、黄精、菊花、栀子花等道地品种,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料基地。
在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常德、永州等地打造珍稀特色花木与盆景产业区,合理开发利用红豆杉、珙桐等珍稀乡土树种和特色植物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盆景品牌。
在岳阳、益阳、常德等地打造湿地花木产业区,结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科学选育和推广荷花、睡莲、菖蒲等水生、湿生花卉植物,净化水质、修复湿地。
在郴州、长沙、湘潭等地打造彩叶植物与草皮产业区,重点发展银杏、红枫、乌桕等彩叶树种,满足城市公园、住宅小区、生态修复等多样化需求。
为保障种植用地,省林业部门鼓励各地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对低质低效林进行抚育间伐后开展林下花木种植,支持利用灌木林地、其他林地等林地资源发展花木产业。
【纠错】 【责任编辑: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