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奇大湘西 美丽中国梦
这里是画、是歌、是诗,也是谜。以武陵山为脉,沅、澧二水逶迤萦绕着这片大中国神奇的地带——大湘西。
大湘西,39县市区山同脉、地同形、人同宗。汉、苗、侗、瑶、土家等多民族近2000万人口。从“中国的马丘比丘”到中国南长城,从“夜郎古国”到“东方庞贝城”,从苗疆高腔到侗寨大歌,一路风情一路浪漫。芙蓉镇、边城、里耶、蒲市,四大古镇今犹在;老司城、凤凰入选世界文化申遗预备名录。沈从文眼中的湘西,醇美醉心;宋祖英歌中的湘西,浪漫多情;黄永玉画中的湘西,生性灵气。
观看视频>>
(二)翠翠二佬隔江望 三省争出大边城
八十年前,沈从文在北京达子营胡同写了一本叫《边城》的小说,第一次将湘西告诉世人。翠翠与二佬的故事被中国人奉为爱情经典。小说中第一段中写到:边城,是一座名叫茶峒的小山城。2005年以前,边城镇还叫着茶峒的老名,这个被沈从文礼赞、一脚踏三省的小城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
观看视频>>
(三)一碗米豆腐之思 重新审视芙蓉镇
湘西永顺的王村是一座寂静千年的古镇,27年前因电影《芙蓉镇》拍摄地而闻名,王村由此也成为湘西旅游第一张烫金名片,张家界和凤凰都曾来取经学习。2007年,王村改名为芙蓉镇。这位曾经的“带头大哥”变成有些沉寂,“一碗米豆腐”让它名扬天下,但一碗米豆腐没能再让芙蓉镇开启新的黄金年代。
观看视频>>
(四)名满天下“看不懂” 里耶秦简“沉住气”
有一口神奇的井,它能够聚集全世界的目光,就在龙山县里耶镇。11年前,井中37000多枚秦简重见天日,有中国最早的乘法口诀表,还有世界上已知年代最久的“特快专递”实物,可以说复活了2000多年前的秦王朝。然而,与兵马俑相比,秦简虽然同样名扬天下却不能直接刺激游客的视觉神经,湘西四大古镇之一的里耶现在较为冷清,11年来,这口独一无二的“文化之井”有些孤寂。
观看视频>>
(五)乾州古城原生态 吾城吾民真生活
湘西古话说:“凤凰的兵,乾州的城”,始建于1514年、位于吉首的乾州城四周环山中为盆地,有天星河、万溶江从中穿过,因状如乾卦,故得名“乾州”。在当下,国内各地竟相开发古城旅游,从历史中走来的乾州古城好像与火爆、热闹无关,它正在尝试走一条“吾城吾民真生活”旅游之路。
观看视频>>
(六)歌舞湘西原生态 盼现代舞台传承
生态是大自然的馈赠,文化则是人类独有的基因。从这个角度来说,独特的歌与舞,是认识一个民族最优美的方式。我们对大湘西的歌舞如数家珍:摆手舞、茅古斯、苗鼓风韵……然而,现实是,就单个而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每一种都面临同样的窘境——“保护难、传承难、认同难”。如何让这些民族文化瑰宝绽放时代生命力?让一些独特的民族艺术巧妙融于一体,给它们一个符合现代情趣的大型舞台成为现实选择。
观看视频>>
(七)节日经济引爆点 打造全民狂欢节
湘西州的民族节日,仅苗族和土家族就多达五十余种,然而,我们至今没有看到一个湘西节日具有像云南泼水节的旅游影响力,精心打造民族传统节日,尽量释放节日经济能量,正成为湘西旅游必须直面的新思考。 从湘西众多民族传统节日中,精心梳理符合全民狂欢特质的节日,并精心打造和推广,最终形成吸引国内外游客眼球的特色品牌,赶秋节也许只是其中的一种构想,也许还有更多更好的设想,一步一步,从构想到论证再到实践,湘西旅游将迎来新的引爆点。
观看视频>>
(八)土家织锦何去处 民族风要“国际范”
“女勤于织,户多机声”,龙山县苗儿滩镇的刘代娥已有47年织锦生涯,用细牛角挑花至今仍是她生活的主旋律。千年土家织锦有着织造“活化石”之称。相传,土家人喜爱五色衣服,于是便有了数十上百条五彩经纬线织就的斑斓。坚持品质、创造品牌,千百年来,湘西人离不开的一幅土家织锦,或者一块蜡染、一件竹编,就可能成就让中外游客青睐的“国际范”,成为湘西旅游的一张张极富含金量的特色名片。
观看视频>>
(九)光棍村的脱“光” 梦 腊尔山期待幸福
湘西州腊尔山区是典型的高寒山区,位于凤凰县、吉首市、花垣县以及贵州省松桃县交界处,由于交通不便、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这里的人们长期生活贫困。山里的女孩纷纷外嫁,山外的女孩望而却步,腊尔山区自然形成多个“光棍村”。甚至可以这样说,光棍村何日脱“光”,腊尔山何日脱贫。
观看视频>>
(十)当代愚公小康梦 自强修路出大山
有一首歌曾这样唱道:“山路十八弯,串出了土家人的悲与欢,连着土家人的梦和盼”。这美妙的歌声也诉说了一个现实:湘西多山,峰峦重叠。吉首市矮寨镇家庭村位于德夯大峡谷之上,山里人世代肩挑背驮,生活在悬崖峭壁之间。拥有一条走出大山的路是这里人的梦想。十年来,三代苗乡人用了3600多个日夜,终于圆就了走出大山的梦想,堪称“当代愚公“。
观看视频>>
(十一)保靖深山茶飘香 脱贫增收靠“绿金”
武陵山区素有“产茶黄金带”美称。湘西保靖的黄金茶正成为一座座的“绿色金矿”,春茶飘香时节,清新的绿意扑面而来,也给当地脱贫带来了盎然生机。
现在正是春茶采摘的时侯,在武陵山脚下的吕洞山区,我们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茶田正不断的冒出新绿,而头荘的保靖黄金茶也携香而来,在这里我们只要轻轻的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鸡蛋花还有果浆味的清香瞬间的充满我们的鼻息,也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一两黄金一两茶”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观看视频>>
(十二)镇里来了洋硕士 “海龟”扎根大基层
在大多数人眼中,从国外回来的“海龟”留学生往往会选择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选择够体面、待遇高的工作。可就在去年,吉首市矮寨镇却来了一位“海龟”女镇长,年仅28岁的向瑶雪,拿着英国的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扎根到一个湘西小镇上,会不会遭遇水土不服呢?我们记录了她真实的一天。
观看视频>>
(十三)一个人都不能少 教育扶贫全覆盖
十年前,湖南经视的《爱心改变命运》节目帮助成百上千名贫困的武陵山学子圆了大学梦;十年后,我们再回访这些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将这份爱心接力,回到家乡投身教育。发展教育,是扶贫永恒的主题,只是十年间,很多人不再那样的缺钱,而是需要更新思维跟上现代教育。
观看视频>>
(十四)神秘老司城申遗 文化大省新名片
永顺县的老司城深藏于湘西腹地,湘西彭氏土司从建立到结束,长达818年,寿命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央政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解开这个谜团,老司城悄然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作为文化旅游大省的一张重要的名片,它正担当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的重任。
观看视频>>
(十五)国际旅游目的地 凤凰古城新涅槃
位于湘西州西南边陲的凤凰县,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经过12年高速发展,凤凰已经当之无愧成为湘西旅游龙头。将这里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这只“凤凰”正在进行的新的涅槃。
观看视频>>
(十六)青山绿水好文章 “锰都”向生态“掘金
十年前,花垣县还沉浸在疯狂的锰矿“掘金”中,有人夸张的说这里是“放一炮,造就一个亿万富翁”!然而,肆无忌惮的开采却给号称中国“锰都”的花垣县留下千疮百孔。立足长远,做好青山绿水文章,“锰都”重新思考,开始向生态经济“掘金”。
观看视频>>
(十七)从“龙凤斗”到“龙凤配” “龙凤呈祥”新愿景
湖南的龙山县和湖北的来凤县隔酉水河相望,是中国版图上离得最近的两座县城。中国人总爱说龙凤呈祥,2011年,国务院批复设立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这里正在探索合作共赢,龙山和来凤,从“龙凤斗”走向“龙凤配”。
观看视频>>
(十八)矮寨大桥多奇观 湘西州交通腾飞
千百年来,山给了湘西人力量的脊梁,却也成为了阻隔大湘西与世界彻底融合的天堑,交通不便成为湘西曾经落后封闭的最重要的原因。时至今日,湘西人不再纠结于山里山外时空限制,大湘西不但拥有了堪称世界奇迹的矮寨大桥,还拥有了初具规模的立体交通网。
观看视频>>
(十九)联通“超级”城市群 擎架武陵大门户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一轮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始,到近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提出,国家战略意义层面的大武陵、大湘西已经被赋予举足轻重的当代使命!
观看视频>>
(二十)创新探索生态路 文化聚势龙抬头
在国家战略中武陵山区是限制开发的生态赋存高地。寻找一条不同于城市集群地区的发展方式是武陵山区需要探索的。大湘西位于武陵山的核心区域,在中国21世纪的大战略中,处于中西部门户地位的大湘西有条件也必须在这个地区做出表率,一个代表着美丽、富裕、新型的大湘西,为之期盼。
观看视频>>
神韵张家界(一)神奇山水经典 国际旅游梦想
神奇山水,诗画之源,25年前,张家界从吴冠中的画中跃下成为“人间仙境”。25年后,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不仅彰显湖南的活力与美丽;当她在国家形象片中呈现给世界的时候,她更让人开始品味着中国梦的色彩与魅力。
观看视频>>
神韵张家界(二)天然的“大氧吧” 打造“呼吸之旅”
“在张家界,每呼吸一次,应付五美元”,24年前,美国科罗拉多州州长南希迪克的一声赞美,首次赋予张家界的空气有形的价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象征着张家界纯净之美的“空气妹妹”将装有张家界空气的宝瓶赠与了中国国家馆和五大洲的代表性国家展馆。张家界的“空气注意力”汇聚全球目光。
观看视频>>
神韵张家界(三)精心呵护金鞭溪 不可负最美峡谷
“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石英砂岩造就张家界硬朗的外表,金鞭溪却将纯净之美融入张家界血液。这条发源于张家界土地垭的溪流,蜿蜒7.5公里,迂回穿行在峰峦之间,因而武陵源有“山水经典”之誉。
观看视频>>
神韵张家界(四)让城市顶起来 让游客留下来
20年前,大庸更名为张家界,当时被人称之为“抽一根烟就可走遍的县城”。从大庸到张家界,名称改变的背后成为张家界一次华丽转身,一跃成为国内一线景区,但仍没有摆脱“一流景区、三流城市”的尴尬。只有让张家界这座城市顶起来,才能真正让游客留下来。
观看视频>>
神韵张家界(五) 复兴澧水河文化 让城市立体呈现
从张家界往南就是奇特的天门山,母亲河澧水则穿城而过,天门山的升腾旅游景象与澧水两岸寂寞成为鲜明对比。现在澧水两岸只有一些破旧民居,土苗文化发源地的昔日荣光已经褪去。张家界要真正发展好旅游,就必须让这座城市特色鲜明的立体呈现,因而复活这弯清澈澧水所孕育的文化就成为点睛之笔。
观看视频>>
神奇大湘西 美丽中国梦
翠翠二佬隔江望 三省争出大边城
一碗米豆腐之思 重新审视芙蓉镇
名满天下“看不懂” 里耶秦简“沉住气”
乾州古城原生态 吾城吾民真生活
歌舞湘西原生态 盼现代舞台传承
节日经济引爆点 打造全民狂欢节
土家织锦何去处 民族风要“国际范”
光棍村的脱“光” 梦 腊尔山期待幸福
当代愚公小康梦 自强修路出大山
保靖深山茶飘香 脱贫增收靠“绿金”
镇里来了洋硕士 “海龟”扎根大基层
一个人都不能少 教育扶贫全覆盖
神秘老司城申遗 文化大省新名片
国际旅游目的地 凤凰古城新涅槃新名名片
青山绿水好文章 “锰都”向生态“掘金"
从“龙凤斗”到“龙凤配” “龙凤呈祥”新愿景名片
矮寨大桥多奇观 湘西州交通腾飞
联通“超级”城市群 擎架武陵大门户
创新探索生态路 文化聚势龙抬头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网湖南频道 Copyright © 2001-2012 HN.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